服务热线:15510576400
注册
/
登录
欢迎访问中医药传承网!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,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!
首页
中医药通史
发展脉络
中医药特点
历史贡献
政策措施
传承与发展
国际交流与合作
历代本草
中医药医语
医语医话
典故医史
医术医德
医方赏析
中医药百家
上古名医
周汉晋名医
南北朝名医
隋唐名医
宋金元名医
明代名医
清代名医
近代(1840-1949)名医
当代百家
汲古书屋
汲古书斋
汲古书斋续
本草-续
方药-续
医界传承
医技传承
国医科普
非遗传承
医界医使
中医榜文
政策文件
新闻中心
公告通知
关于我们
医学共同体
首页
>>
中医药医语
中医药医语
医语医话
典故医史
医术医德
医方赏析
中医药医语
05
2022-02
《黄帝内经》强调品德修养
祖国医学历来强调医生品德的修养。当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医德教育的时候,《内经》有关内容尚可借鉴,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反思!一、广闻博识,善于思考医生要治病救人,就要有···
05
2022-02
中药的麻醉历史
中药麻醉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,随着我国伤骨科和外科的产生与发展,作为麻醉止痛逐步发展起来了。关云长刮骨疗毒(麻沸散)中药麻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。早···
05
2022-02
因讳而被迫改名的中药
延胡索延胡索常常用来治疗胃脘痛的,早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入药,名为“玄胡”,唐代始有“玄胡索”之名(见于陈藏器的《本草拾遗》)。元代名医王好古曰:“本名玄胡索,避宋真···
31
2021-12
脏腑辨证
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,辨别脏腑病位及脏腑阴阳、气血、虚实、寒热等变化,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。临床各科辨证的基础,为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···
31
2021-12
病因辨证
病因辨证指在病因学的指导下,对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(症状、体征、病史)等进行辨别、分析、判断、综合,以确定病人具体病因的辨证方法。外感病因辨证风淫证候风邪袭表···
31
2021-12
大医精诚
《大医精诚》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《备急千金要方》第一卷,乃是中医学典籍中,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,为习医者所必读。《大医精诚》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···
<<
···
11
12
13
14
15
···
13/36
>>